【秘書室訊/校園記者陳銘涵、紀姵妏報導】
英文系翻譯系列講座第五場在5月18日下午一點半於哲生樓H303熱烈開講。英文系歐冠宇老師邀請到世新大學林紫玉老師分享有關新聞編譯的技巧與注意事項。
演講一開始林紫玉老師提及「編譯」與「翻譯」的不同,林紫玉老師說:「編譯並不等於翻譯。」相較於翻譯,編譯還須具備編輯的能力,因為編譯並不只是將看到的或是聽到的翻譯出來就結束了,還需要自己內化編輯出讀者能懂的內容。例如中譯英的時候,除了翻譯內容之外,新聞編譯還需加譯一些背景說明,如此才能使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國讀者能夠讀懂這則新聞。
接著,林紫玉老師提到新聞編譯須具備的五點人格特質,分別為豐沛求知慾、強烈好奇心、高度抗壓性、健全心理建設及具備團隊精神。新聞編譯要有能夠承受開天窗壓力的能力,並搶空檔的錄音間使用,才能順利在時間壓力下完成新聞,林紫玉老師特別說道:「團隊精神是最重要的,因為新聞編譯通常是團隊工作,難免會遇到與自己意見分歧的時候,不過為了要在時間內出新聞,那就需要理性的妥協。」
為了讓之後有心想從事新聞編譯的同學有點心理準備,林紫玉老師還提到了新聞編譯的困難挑戰與常犯的錯誤。新聞編譯講求詞彙的精準,例如服務費(service charge)、車資(bus fair)和學費(tuition fee),這三個詞彙在中文都是費用,但是英文卻有著慣用說法,沒有其他的說法可以替代,所以在中譯英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這類的情況。再者,一位好的新聞編譯還要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力,因為接觸的新聞種類百百種,因此要多閱讀累積自己的能力。此外,口譯更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除了平面媒體如報紙外,其他媒體如電視新聞、廣播電台及通訊社,皆須使用口譯的能力。
在講座的尾聲,老師詳細教大家九種譯法,並簡單介紹了英文的九種句型,讓同學以後有機會能運用在新聞編譯中。最後,林紫玉老師與大家分享:「當新聞編譯即是在見證歷史,因為能先於大眾知悉國內外大小事,並透過編譯讓大家知道。」
【圖/中文三紀姵妏 文/英文四陳銘涵】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
校園頭條 | 賀!本校112年度高教深耕計畫獲教育部補助9,729萬元 | 05/19/2023 |
校園頭條 | 台灣是否會成為下一個烏克蘭? 論俄烏戰爭對於東亞局勢之影響 | 05/18/2023 |
校園頭條 | 校園記者第1哩 第九屆校園記者研習營大成功 | 05/17/2023 |
校園頭條 | 探進樹洞 返鄉作家Apyang Imiq帶你見悠遊部落 | 05/18/2023 |
校園頭條 | 荷包救星來了!東吳ONLINE娛樂城優惠天天抽 | 05/15/2023 |